行业新闻

城市雕塑的作用与内涵

   城市雕塑对区域历史文脉和文化特征的把握是创作灵魂,是抗拒当今城市迅速失去身份和个性的方法之一。以关怀大众为主题的艺术思想成为价主流。尊重大众对城市历史,对生命历程的追忆,城市的识别体系就成了传达历史,文化信息的最好形式。

   尊重大众的情感满足他们对美的需求,使民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是城市雕塑在新时期的首要任务。著名雕塑家潘鹤也曾说过:“ 雕塑有巨大的作用。成功的城市雕塑,是时代的印迹,是文明的标志,是城市上空的光环。时间的脚步已跨越了不同朝代,皇权的尊严可以荡然无存,宗教的神权可以泯灭,产业主财富可以消失,然而用石头和青铜写下人类文明史却放射着艺术的光华。”

   城市像一座露天美术馆,容纳并陈列着大量的雕塑作品。它们题材广泛,或历史或现实,或事件或人物,造型独特,或写实或抽象,或古典或现代,风格迥异,或端庄或幽默,或凝重或飘逸;材质多样,或石或木,或铜或铁,布局有别,或独立或成组,或集中或分散。如此丰富多彩的城市雕塑,在与市民面对面的交流中,对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文化素质的提升,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潜移促进作用。另外,城市雕塑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代表了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是城市整体形象的一部分,同时又能发挥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

   精神性需求

   城市中雕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没用明确指导思想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标志性雕塑,雕塑园或雕塑一条街等,往往作为政府形象工程的一部分。这种做法实在是大有违背雕塑和城市建设规律之嫌。一个城市的城市雕塑氛围形成,是几代人多年建设的结果,特别是作为标志性的作品,首先要被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民众公认和爱戴,这实际上是人们心里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可,就像一提起中国的标志,人们会首先想起天安门,想起华表。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象征也是如此。一座雕塑,应当是在它诞生后这城市“耳鬓厮磨“,”日久生情”。然后才成了这座城市标志,象征,而不是在“母腹”中就与这座城市“指腹为婚”,那样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的。城市雕塑绝不只是工程,它有自己的规律与地位。城市雕塑首先必须融于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建筑不匹配,也会影响城市雕塑的艺术效果,甚至破坏了周围环境的美感;其次雕塑不是图解,大型雕塑特别是主题性雕塑还必须体现出本地域的人文精神。以济南的“泉标”为例:济南自古被为“泉城”,最有代表性就是“趵突泉”,是济南人心中:趵突精神,它是对泉水,对济南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需求的满足感就产生了疑问。“泉标”雕塑的造型,材料以及色彩看, 是否能让人产生精神需求的满足感就产生了疑问。“泉标”是产生较早的城市雕塑作品,它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今天我们的审美要求的差别。应该说,是那个时代造就了这尊雕塑作品。可见一件好的标志性雕塑设计时首先应该了解当地的人文精神,结合地域文化,在艺术美观与精神含义上达到相同的高度。在设计泉城广场,泉标之前,也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泉城人的人文精神”。

    因此我们说,城市雕塑在现代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中,是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文化建设。它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种象征,凝聚着一个城市某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追求,从某种方面来看,城市雕塑可称为城市精神文明的“温度计”。

功能性需求

   城市雕塑不是为城市空间“填空”的。在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作为艺术品提高了城市精神气质,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是一种美观,闲休的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与传统的“架上雕塑”不同,它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艺术品单独的出现,不能将一般的雕塑直接放大放置在城市环境之中,城市雕塑必须与当地的环境,建筑相协调,需要与城市规划和谐地融为一体,同时它的艺术形态特征以及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也是受到城市美化的设计要求制约的。城市雕塑一方面表现环境,创造环境,但它又受到了所外环境的限制,要与周围的城市建设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功能性的建筑,而不是单纯地为建雕塑而建雕塑。所以,这里讨论的“功能性需求”,不是城市雕塑必须具备某种使用功能,而是它必须作为城市空间的构成元素之一,与城市空间其他构成要素综合作用,建构城市空间的意象特征。同时,作为大众艺术的城市雕塑也需要集中体现大多数人的审美趋向,适合市民的接受能力,融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之中,这就要求雕塑家有多方面的能力,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自己专业层面,而且还要有建筑,文化,历史诸多方面的素质,并且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公众所认可的雕塑来。所创作的雕塑,不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公众可能会有各种理解,但“具有美感是第一位的”。